新闻中心

news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陈健:大数据将成为下一代智慧城市突破点

陈健:大数据将成为下一代智慧城市突破点

发布时间:2015/11/16

11月3-4日,“第十届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暨设备博览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此次大会由住建部信息中心联合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应用管理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举办,以“‘互联网+’智慧城市”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智慧城市建设最新技术和方案,深入探讨“‘互联网+’智慧城市”未来生活,为下一阶段智慧城市转型升级提供新思路。

以下是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健采访实录:

浙大网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健

记者:我想了解一下浙大网新参加智慧城市的定位是什么?

陈健:浙大网新是国内IT行业提出智慧城市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非常早的企业,2008年世博会的时候,我们在上海世博会扮演了智慧城市主题馆。智慧城市最核心的不是技术和设备,主要的是要创造文明的幸福生活,同时提升政府的管理服务能力,应该说这是我们真正的宗旨。作为浙大网新来说,是国内最主要的IT参与者,在智慧城市过程中去发挥它的服务精神。

记者:我们主要服务于哪些区域?


陈健:它隶属于浙江面向全国,它很难用一个简单的地域来表达,实际上我们从做业务七八年来看,我们从原来的信息化建设出发,到设计规划到运营咨询服务是从这三个阶段发展的。


  记者:我想问一下浙大网新对咱们智慧城市来说有哪些优势和案例?

  陈健:浙大网新属于信息化技术为主,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以中国政府信息化建设为主,政府信息化建设浙大网新非常早的就参与了。浙大网新在政府的信息化服务方面有多年的经验,比如说市民卡以及市民生活服务体系建设,包括交通领域,包括食品领域,这些领域我们在国内耕宇多年并且技术领先。

  记者:我们跟政府合作,以及对相关行业服务方面有很多的优势,那么智慧城市助力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咱们有什么未来的规划吗?

陈健:我们过去主要是服务政府管理提升效率,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由单一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在这种大的背景下如何从民生的角度改变原来的管理流程就是下一个管理和信息化的出发点。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包括终端移动技术的发展,每一个终端都是市民提出自己需求发出自己声音的场所,这样非常便捷的提供给各个资源的管理者,让资源更好的配制匹配于市民的需求,这个体系就是我们说的云计算、大数据以及移动互联网形成的新的业务服务模式。作为浙大网新来说,在这些相关领域都有多年的积累,在这种技术发展同时我们能够充分发挥服务型的业务体系的梳理为政府提供更好的服务。


记者:现在从中央到地区都推智慧城市,我们浙大网新认为现在这个城市还面临什么样的障碍,需要什么样的智慧突破,给我们企业在这个城市的服务上提供更好的支撑?


陈健:确实是这样的,智慧城市给人带来非常美好的愿景,从实际的发展角度来说非常困难,有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哪几个方面:首先各个垂直领域的应用是各个部委垂直领域是孤立的,今天政府需要企业统一的信息平台,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一个区域,能够全面了解当地的企业市民的情况,这样就要打破原来的信息孤岛,进行信息整合。那么我们的政府也提出了很多的试点,如何从点上的成功变成整体上成功,需要更好的信息规划,这一点我觉得需要有一个重大的转变。第二点,我觉得是相关的立法,我们知道大数据非常认可的作为下一步信息突破点,信息化是它的资源和以前的煤炭能源资源一样最主要的是数据的使用,但是它的使用必须有很好的规范,从这个角度来说,今天的尝试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这样中央推进这件事情的同时,需要地方各个局部进行试点,所以从上而下和从下而上相结合形成立法。


记者:您举个例子吧!

陈健:我们在食品安全领域做了很多的工作,我们国家有很多的立法规范,各个省都是省长负责,食品安全有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如何使用?从掌握数据的主要部门比如说制药局掌握,但是这个数据如何使用发布?如果掌握不当就可能让一个企业有灭顶之灾,有一些数据和安全问题就可能造成损失。但是如果它的数据一部分可能让企业超过它所实际的食品质量,这样对当地政府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如果数据不能发布不能使用就使这些数据变成仓库里的货没有发挥实际价值。这里面要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可以更好的利用数据。从数据的搜集到数据的预处理到数据的最终使用要形成一个数据产业,每一个决策都有相关的行为规范这就是产业政策,这些方面我们国家要尽快的补充,这本身也是一个取舍。第三方面,当今的财政背景下,我非常注重信息化的效果,原有的信息化已经得到了推广,还有一个新的领域就是运营系统,原来的信息化建设只是项目型的,政府财政用完以后这个项目就建完了,现在在运营的过程中要产生新的业态,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形成新的业态,这时候信息如何产生?需要形成新的商业模式,通过这种模式推动信息产业以新的形态发展,这也是我们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第三个要推动的工作。


记者:现在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国家非常希望发展大数据出台了很多的政策,但是从企业来看只要掌握它的需求方,我们在这个业务方面上,或者在IT上有没有数据预处理以及数据挖据需求能介绍一下吗?


陈健:我觉得拥有数据最大资源者是政府机构,它本身有产业的政策梳理,现在都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实际上我们看到互联网企业巨头也拿一些社会需求在冲击原有的行业秩序,也在打破一些格局,在这个里面形成新的政策法规和格局。这一点作为浙江也是互联网非常发达的地方,浙大网新也会这样走。

记者:现在地方都在推PPP的模式,各地财政压力很大,我们浙大网新去参加的话,有这种PPP模式还是其他的模式?

陈健:这也是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即使由于财政的形势变化,但是本身产业成熟的发展,这是两者皆有的。作为智慧城市的建设也会引入工程领域里面非常成熟的方法,PPP是说的比较多一种形式,它最主要的是用行政和市场更好的结合,作为这种形态更好的支持一个项目。而不是说建设完了就完了,更注重实效,我相信它对智慧城市是非常好的一个事情。从网新角度来说,在工程领域里面是应用了这些方法,比如说杭州有过江隧道,我们也是这样应用的,在社保领域建设相关的社保东西,也类似于PPP的模式。现阶段我觉得在应用这种方法在智慧城市以信息化为主的项目建设过程中,我自己觉得能走,但不一定是很合适的方法。你走的话可能吸引投资建设,但是如何让建设后期效果得到持续的发展,这个过程中政府能否形成相关的支持政策?这是政策换取相关的制度支撑,这才是PPP的关键,但是这一点对政府来说是很大的挑战。如果只是用财政的单种方式,那么PPP就回到了BOT的形式,如果用其他的许可的政策,政府的相关决策体系又缺少一些相关的支持。比如说大数据,如果数据产业没有形成,谁来授权谁来使用呢?所以这是管理资质角度来说是这样的,要建立相关的制度。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定要担当,第二作为建设和运营者,对于社会需求的策划要有很好的判断。今天我们的智慧城市研讨会有一个停车平台,这也是智慧城市发展很大的一个主题,如何让停车服务平台和长期运营相结合,大家都在策划一些东西,这也是每个企业承担智慧城市运营企业都要做一些实质性的工作。

陈健:原有的模式是政府用财政的方式或者用收费的项目来保证实现,这是传统的模式,那么信息化建设的项目如何使政府和建设方和运营方都有效结合这是很关键的问题。

记者:智慧城市需要有一个突破点,目前来看数据是未来有巨大生机的内容,那么政府这边的数据,他们担心有一些数据很隐秘,政府有很多的数据保护数据屏障要求很严格,那么这个界限如何把握?如何保护敏感数据并且使商业化的数据有效利用?

陈健:首先,国家非常鼓励数据开发,运用数据资源实现类似于第三次信息革命。但是这需要各个行业各个地方敢于为先,实现突破。不可能中央形成一个制度,它很大程度上是总结了人类发展的一些历史性规律,还是要通过实践形成的,这里要有突破要有担当,政府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并且勇于实践。第二你想数据哪来的?数据来自于社会个体或者企业发生的,也就是说数据的本源来自于市场,数据产生并汇聚到政府手里,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新的手段和方法去获得这些数据,当然可能需要很大的体系。基于现在的互联网的手段获取数据的方式方法更多了更有效了,作为信息化的企业,在这个过程里面,能够超越简单的依赖于政府数据的过程而大有可为。

记者:有一个观点不知道您是否赞成?整个市场层面都探讨未来十年哪一个产业都有可能国民经济的支柱?有没有可能大数据市场挖掘可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您怎么看的?

陈健:你考虑问题的角度是从细分产业来看的,我们原来说拉动国民经济的三架马车是出口、投资和消费,现在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国民消费的比例可能到了2/3,现在是1/3,这是最快的发展市场。围绕这个市场我们来考虑哪个产业发展最快?支撑促进国内消费市场的是什么?很大程度上是细分市场能够满足各个领域里面的需求,这个过程中如何让我们的产品商品更好的服务于小众市场或者细分市场,这个环节里面生产设计厂家如何匹配大数据和相关信息产业?我们从这个角度去分析这个市场,它是服务于消费者的需求以及生产能力需求的对接,这种背景下,我们相信信息数据产业会有非常大的发展。它的发展是面临细分市场和大的需求如何进行供应?政府也会从单一的政府变成细分的政府,基本保障的服务体系和细分的特殊服务体系,我们应该在这个方面努力的。


记者:您提到智慧城市运维管理这块,我们有没有具体的方案和服务?大家都提数据为王,浙大网新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有哪些发展方向?


陈健:浙大网新在原有行业内做的比较好,现在比较核心的大的突破点是区域政府这块让他们更深入的了解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这样浙大网新提出了民生体系,我们有一个方向叫“市民卡”在十年前那个概念是非常领先的。回过头来看,市民卡是市民一个ID,通过卡留下各个痕迹反映了市民的各个方面的生活,根据市民的这种行为去调整匹配市民的需求,这一点市民综合服务体系就实现了。